第101章 青山仍念我

作者: 重阳月怡

  遵义,黔北最大的城市。北依娄山关,南临乌江,是自黔入川的咽喉,历来是黔北军事重镇。

  由于红军行动迅速,这个贵州军阀在黔北最大的物资集散地,未及撤走转运,红军缴获军事、民用物资颇丰。

  黔北农民生活极为困苦,号称“地无三尺平,天无三日晴,人无三分银”。被军阀和土豪恶霸盘剥,无数贫雇农沦为干人,走上了乞讨逃荒的道路,境况极为悲惨。现在,红军这个穷人的队伍的到来,打土豪、分田地,开仓放粮,一派劳苦人扬眉吐气的景象,使他们看到了生的希望。

  贫苦的干人,纷纷报名参军。这几日红军征兵站人头攒动,虽然已经开始限制人数,但很快还是就招收了近五千新兵。日后长征的红军组成了干人团,成了最能吃苦耐劳,坚韧不拔的雄师。

  红军在贵州的这次休整,十分重要。这也得益于贺龙、任弼时部的有力配合,这是离开中央苏区以来,最接近于脱离强敌环伺的境况,主动地进行基本上全局进行的休整。

  这次宝贵的机会,不仅使红军指战员恢复了体力,医治了伤病员,而且全军赶制了冬装,还缴获了大量物资。为即将发起的渡江入川战役,做了很多物质和精神上的准备。

  事实上,自铜仁而遵义,转战中的红军正开始逐渐转移着领导权的重心,而且结果是以周、毛为首的一方取得了优势。长征中的奋斗,已经是以毛主席为中心领导的进行着这场斗争,尤其是思想指挥路线上。而与历史以前的斗争所不同的是,被批评和边缘的一方,仍然被团结了起来,一起共同踏上了征程,使得红军队伍更加的团结。以至后来很多人,在久远的未来岁月,经历了打击迫害却还能心折;即使方向和道路上有不同的看法,但还是为那时周、毛等的高风亮节而感动,而统一了思想。

  可我胡思乱想的却不是那些,我想起了小雨的长发,林林总总一把攥满手。利用它掌握起这小女子来,是那样的顺利舒服。概说来这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是真的——这倒不是说女人比男人见识短,而是多半男人愿意与见识短点的女人亲近。见识太高的女人活的必定不舒服,可见识太短的男人则有可能没什么活头。

  我正在走向前指的路上,看到这个山城因红军的到来,变得很有活力的市面;看着人们生机勃勃的笑脸,我的心情也很是舒畅。

  昨晚热情洋溢的小雨使我忘情,在灾难深重的日子里,爱情之花珍贵......

  

  陌上阅读 | 网站地图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